钟南山:肺癌有救了!

 驾驭美好   2025-05-26 10:52   95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首先声明,这个标题是我拷贝报道方“广州广播电视台”的。
先看看老钟视频中说了些啥?

普及CT+AI+ctDNA技术后,大多数肺癌病人就可以健康地存活?
真是能胡扯,咱们下面揭揭皮:
首先,这个项目是老钟和他的团队搞的一个玩意;
合作单位是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,如果各位不知道这个研究所是谁的,可以自行网搜。
接着再看:
老钟团队多次公开强调其肺结节AI诊断系统与ctDNA技术结合后判断准确率可达93%以上。然而,这些数据主要基于团队自身研究或小规模临床试验(如PANDA模型在5337例样本中的验证)。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的独立验证,可能引发对数据泛化能力的质疑。例如,2026年国际肺癌筛查指南仍将低剂量CT作为金标准,并未广泛纳入AI辅助诊断。
老钟曾在2016年因引用未经严格验证的“90%白血病患儿家庭曾豪华装修”数据公开道歉,暴露了其团队在数据筛选上的疏漏。
又出来为自己项目站台的原因?  
老钟团队开发的肺结节AI系统已进入临床应用,并计划通过“简便、价廉、有效”的方式推广至基层。然而,技术落地的具体合作方(如是否涉及商业公司)未在公开信息中明确,若存在专利授权或商业合作,可能被质疑学术研究与市场利益捆绑。
其实真的“简便、价廉、有效”吗?
ctDNA甲基化检测等技术的成本较高(如单次检测费用约3000-5000元),目前尚未纳入医保普惠范围。老钟提出的“价廉”目标与现实存在差距,明显地是在忽悠。

老钟提出“CT+AI+ctDNA普及后,肺癌五年生存率将居世界前列”,这一论断基于早期筛查效果的局部数据(如广州海珠区试点),但未充分考量技术普及的基层差异、成本可及性(如深度测序费用)及长期随访结果。又是有不小的忽悠成分。
重点来了:
尽管老钟强调“不必过度恐慌肺结节”,但其团队同时大力推广AI诊断技术,可能导致公众将“技术先进性”等同于“必须筛查”的心理暗示。例如,普通医院肺结节误切率从20%降至8%的数据,可能被误解为剩余8%均为恶性。
老钟这次出来想干嘛?站在我个人角度不便多说,我只负责专业普及他说的内容。  
您看懂了吗?
绕来绕去、骗来骗去还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,老钟这个岁数真的缺钱还是因为啥?
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。
搁笔!


 相关文章  关键词: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