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共6700字,主要分为四大部分。
(一)混乱不堪,令人啼笑皆非的罗马历
(二)博大精深,中国传统历法一脉相传
(三)崇祯历书,汤若望中国传教敲门砖
(四)命运多舛,传统农历近代惨遭废除
(一)混乱不堪,令人啼笑皆非的罗马历
按照中国人的传统,过年期间要主打喜庆祥和,不愉快的事情不说。现在过了元宵节,年正式过完了,蛋总也要开喷了,说点不吐不快的事情。
我发现某些反动文人太猖獗了,毁灭起中华文化来不遗余力。最近我观察的论调,说农历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帮我们编制的,还说是春节是洋节。
其实这种论调不值一驳,作为一个全球最典型的农耕文明代表,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于天时,有很强的周期性。因此我们的古人在上万年前已经把天空读了个滚瓜烂熟。
中国传统的农历,最大特点是阴阳合历,既照顾了太阳的活动周期,也照顾了月亮的活动规律,既不是单纯的阳历,也不是单纯的阴历。
正因为阴阳合历,中国的传统节日,有的跟阴历有关(春节、元宵节、端午、七夕、中元、中秋、重阳),有的跟阳历有关(寒食、清明、冬至、夏至)等。
中国的阴阳合历,最大程度照顾了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。古代普通百姓最简单最方便的计时工具,那就是日月星辰,什么红日初升,什么日上三杆,什么烈日当头、什么斗转星移。
古代普通百姓记日期,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抬头看月亮,根据月相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来,正如: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”也根据月亮位置估算出大致时辰。
潮汐规律也跟阴历完全吻合。在海边的群众,也可以根据阴历或月相,判断出退涨潮的大致时间,以便安排生活生产。
为了照顾农业生产,我们又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均分为24个等分,设置了二十四节气。二十四个节气,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、降雨和物候。
如果只靠阳历,没有阴历相互佐证的话,过不了多久就过糊涂了,搞不清几月几号了。实际上源自于西方的现行公历名义上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12个月,其实跟“月”没有任何关系。
而且划分也没道理啊,凭什么有的月28天,有的月31天呢?据说很主观,传说古罗马二月是集中判刑月、集中处决犯人,所以人们觉得不吉利,尽量把2月弄小一点。
其次,据说是因为屋大维当上罗马皇帝之后,为了与凯撒平起平坐,把自己生日所在的8月也改为31天(凯撒7月份出生),因此必须从别的月份扣一天,所以2月又倒霉了。
古罗马的历法其实是很落后的、很混乱的,毫无规律可言,既不是阳历,也不是阴历,一年十个月,其中六个月30天,四个月31天,一年304天。
既不照顾阴晴圆缺,也不照顾四季变化,简直是脑残历法,过日子非得过精神分裂了不成,生日一会儿在夏天,一会儿在冬天的。就这,罗马人竟然在混乱中忍受了一百多年。
所以千万不要问古罗马人年龄,因为他自己也数不清。即便是他知道,他不能说虚度几个春秋。他回答了几岁,我们还得折算成月,才能折算成我们文化意义中的年龄。他的60岁,相当于我们的50岁。
后来罗马领袖庞培留斯进行了立法改革,在年头年尾各加一个月,按照月亮走,这样一年就有了355天,但又照顾不了太阳周期了,生日依旧能从夏天漂移到冬天。
罗马人又在混乱中过了几百年。为了解决季节漂移问题,罗马人也开始添加闰月,但闰月的添加,靠的是罗马的神官们自行决定,有时候因为战争或其他重大活动,就忘了设置。
而且由于添加闰月的方案总是来的很突然,加上古代消息传播很不发达,导致各地日期极为混乱。这个混乱情况一直延续了凯撒当政时期。
在公元前46年,罗马人求助埃及天文学家,制订了儒略历,一年有了365天,4年置闰一天,罗马人初步过上了一年四季比较固定的日子。后来这种历法逐渐传播到了整个欧洲。
但这个历法也是问题很大的,一是废弃了阴历,二是误差没有校正机制。到了1582年,已经积累了10天的误差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直接简单粗暴,删了十天。
也就是1582年的10月4日的明天,是10月15日。为了减小误差,格里历特别规定,除非能被400整除,所有的世纪年(能被100整除)都不设闰日。这就是现行公历。
(二)博大精深,中国传统历法一脉相传
中国传统历法很有自己的特色,阴阳合历,外加矫正机制。历朝历代,都要颁布历法。而且历法的制定和较准,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。中国历法思路,一直是领先世界的。
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四象的说法,也就是天空中东南西北的四大星区——东苍龙(青龙)、南朱雀、西白虎、北玄武(黑色的龟蛇)。
意思是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,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,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,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。二月二龙抬头,指的是农历的二月二,东方青龙的龙头开始从地平线上升起。
而四象的说法,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呢?从文字上,目前能找到的出处是《周易》: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
而从考古上看,2500年前的曾侯乙墓东室的一件漆箱盖上,环绕中心的大“斗”字,有一圈二十八宿的古代名称,箱盖两端绘有青龙、白虎的图像。
曾侯乙墓发掘9年之后,濮阳的西水坡又发现了一处6500年前的古墓遗址。墓主人两侧又有了惊人发现,墓中有用蚌壳摆成的北斗、东苍龙、西白虎等星宿图案。
这些图形明确地标出了“子午线”和“卯酉线”;且清晰地显示出了东宫“心宿”即“大火星”或叫“商星”、西宫“参宿”和北斗形成的“三辰定时”系统。
两处相差4000年的考古发现惊人的一致,说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、赓续不断。也说明我们的祖先,至少在6500年前已经把天空观察得细致入微了。
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我们常用这句话表示时间的宝贵。但是光阴论上寸,至少可以追溯至唐朝诗人王贞白的诗句: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为什么时间论上寸了呢?因为中国古代用圭表(后来有日晷)计时,也就是一根直立的木杆或石柱,然后根据影子的长短来测量时间。
而山西尧都陶寺遗址(距今约4200年)出土的观象台和圭尺,不仅仅可以测时间,还可以根据中午时分的影长,确定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等二十多个节气。
成年累月的观察日影,最大意义是可以确定冬至夏至的规律,然后确定太阳的运行规律。两个冬至或两个夏至之间,就是一个回归年。
这个考古发现与《尚书》中的《尧典》的记载吻合。《尧典》还记载: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闰月定四时,成岁。意思是一年有366天,然后还要加上闰月调整四季的节气与时间。
不要担心一年366天会发生时间和季节上的飘逸,因为中国古人会对表,也就是通过观影测定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点,尤其是冬至。说一千道一万卡点卡好了,时间就不会漂移。
实际上中国人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认识,还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双墩遗址,“二绳”(子午线和卯酉线)和“亜”字形图案已经多见,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二分二至(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)。
夏朝时,中国就有了正式而科学的立法,所以农历又叫做夏历。只不过年代久远,具体规则的原始材料已经佚失,现在只能从一些古籍上间接了解一些内容。
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则留下了大量天文观测的记录。商人也已经有了成熟的历法,从甲骨文中可以知道,商人已经非常熟练应用天干地支计时了。
根据易经记载,殷商采用阴阳合历(又称殷历),月按照月亮的朔望周期,每月初一肯定是初见新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,为了照顾太阳回归年周期,采用加置闰月的方法,与现在的农历基本一致。
周朝更是人才济济,周公本身就是一位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”的文武全才。据《周礼》记载,在营建东都时,周公垒土圭(guī)、立木表,观测日影。
他经测定认为,河南登封市嵩山之下的告成镇为“天地之中”,所以周公测景台就立于此处。周公通过它制定历法,并根据各地夏至时的日影长度来确定“诸侯受封土地的疆界”。
周朝的历法,依然采用阴阳合历,平年12个月,闰年13个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。只不过周朝把正月提前到了现在的农历十一月。
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,我国历法已经比较固定了,因为古人已经把太阳回归年精确到了365天又1/4天(四分之一天),与现代科技的精确测量结果——365.2422十分接近了。
同时我们的古人也在观察月球,春秋末期已经把月亮的周期精确到了29.5308天,与现代科技测量的结果29.5306相差无几。
为了让阴历的年和阳历的年对上,古人确定了19年置7闰的规则。这也意味着每隔19年,阴历阳历会完全重合,周而复始。
由于这种历法把回归年精确到了四分之一天,所以这叫做四分历。这种历法,在当时世界天文历法中居于领先地位,比罗马的儒略历早了500多年。
但是四分历有个问题,置闰方法与季节的更替、变化不相适应,纪月对农业生产没有实际的指导作用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汉武帝下令“议造汉历”,也就是修订历法。
当时的20多位天文精英,提供了18种修改方案,最终确定了天文学家邓平的方案。这个方案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了历法,且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同时还修改了置闰规则,那就是在没有12个中气(雨水、春分、谷雨、小满、夏至、大暑、处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、大寒)的月份置闰月。
这种历法叫做太初历。太初历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为合理,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,也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。
南朝时期,天文学家虞喜在世界天文学史上首次发现“岁差”现象,也就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,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。
祖冲之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历法的修订,编订出“大明历”,这部历法推算出的历年长度是365.24281481日,与近代天文学计算出的“回归年”长度仅差46秒。
同时,祖冲之还提出以391年为一周期,其间设置144个闰月的置闰周期,这使得农历历年的长度更加接近“回归年”。
北齐有位非常牛的天文学家叫做张子信,他躲到海岛上30多年,用浑天仪观测日月星辰,发现了太阳和五大行星运动速度不均匀问题,比开普勒早了一千多年。
南北朝的天文研究,给隋朝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隋朝有专门的天文观测机构,使得天文观察更加规范和系统。在前人和观测的基础上,隋朝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大业历。
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制度,设立了太史局负责天文观测,这个机构有一千多名工作人员,他们的职责就是观测天文(夜观天象)、修订历法。
开元年间,有个天文学家僧一行,他不仅编制了世界上最精密的《大衍历》。他还在大唐境内设置了12个天文台,在世界上首次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。
宋朝的《统天历》,已经把太阳回归年精确为365.2425日(现代天文测定为365.2422日),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,欧洲著名的《格里历》,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,比《统天历》晚了383年。
元朝郭守敬创制的《授时历》,精准度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最先进的,且也是阴阳合历,也比欧洲人确立的现行公历《格里历》早302年,并一直沿用到了清初。
(三)崇祯历书,汤若望中国传教敲门砖
清朝初年,就不得不提这个汤若望了。《授时历》沿用到了明朝末年(明朝改名为《大统历》),误差累计逐渐变大,就好像手表一样,对于日月食的预测出现了偏差。
在封建王朝,日月食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天象。发生日食,说明帝王失德;发生月食,说明国家刑律混乱。一旦发生日月食,皇上必须采取措施纠正过失。
也因此,预测日月食是封建王朝很重要的事情,要提前安排祈祷活动。汉代,日月食可以确定在某一天;唐代时,可以把误差控制在几小时内,元明时期,误差可以控制在一刻至两刻左右。
刚才说了,明朝沿用元朝的授时历,到崇祯年间此时授时历已经颁布350年左右了,对日食的推测误差越来越大,有多大呢?
根据《大统历法通轨》所做的统计,月食误差从最初的一刻两刻,逐渐增加到了两刻甚至三刻。日食的误差也差不多(其实我觉得已经很厉害了)。
其实不只是蛋总,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真么认为。1584年9月13日,利玛窦在寄回国的信中说:中国人非常博学,医学、自然科学、数学、天文学都十分精通,他们已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,正确地计算日食和月食。
正因为郭守敬的《授时历》达到了极高的水平,明朝在修历的问题上一直犹疑不决,绝大多数人对修历没有信心:“历至授时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。”
此外,明末的钦天监天文和计算水平还是拖后腿的,因为钦天监工作的特殊性,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世袭的,即便是民间举荐,徇私舞弊现象也极为严重。
明末党争严重,钦天监常常沦为政斗工具,人员变动频繁,也影响了业务能力。且明朝禁止民间擅自研究历法天文,也导致了民间人才的断层(制订历法和颁布历法是皇权的象征)。
其实我觉得,明末封建统治者对历法的要求,已经偏离了初衷,不是为了计时,也不是为了方便生活生产,而是为了占卜,预测日月食。
而这时,西方的天文学开始了突飞猛进,无论是理论体系、还是计算方法,亦或是观测仪器都开始领先于明朝,在天文观测、天文计算尤其是日月食的预测上占据了优势。
1629年崇祯命学贯中西的徐光启负责修历(徐光启去世后由李天经负责),先后几十人参与其中,徐光启邀请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、瑞士传教士邓玉函、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等人来帮忙。
1634年《崇祯历书》完成编制,但没有立刻实施,1643年崇祯终于下令开始实施,结果大明很快就亡了。这是一部历法,也是一部介绍西方天文学成就的著作。
明朝灭亡后,汤若望把《崇祯历书》据为己有,删改后连同他的望远镜献给了清政府,换取了清政府钦天监监正的位置(加太常寺少卿衔)。1644年,多尔衮定名为《时宪历》,并予以颁行。
我认为,无论是徐光启、崇祯还是顺治,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都是值得赞赏的。但必须要注意,利玛窦、汤若望这种人,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教,科技只是敲门砖。
顺治七年(1650年),清政府赐地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侧重建教堂。汤若望将利马窦建的一座经堂扩大,建成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(南堂)。
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汤若望受一品封典,耶稣会传教士影响因而扩大,一时各地教徒增至十万人,引起了不少清政府官员学者的警惕,最终引发了一场冲突。
在这场冲突中,汤若望被判凌迟,罪名包括潜谋造反、邪说惑众、历法荒谬。几乎同时,京师发生地震,朝廷上下陷入恐慌,汤若望在孝庄的授意下遇赦。
康熙八年(1669年),除掉鳌拜之后的康熙为汤若望进行了平反,并在康熙九年(1670年)恢复使用了由汤若望等人编写的《时宪历》。
这个《时宪历》,其实依然跟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历法是一脉相承的,都是阴阳合历,都有二十四节气、都有干支计时、重大节日纪念日、日落日出时刻表、以及每日风水宜忌等。
《时宪历》和《授时历》相比,不同的是使用了定气法,但这个也不是首创,唐朝已经有数学家提出了用定气法计算二十四节气日期和时间了。
《时宪历》的确用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计算方法,使得日月食、日出日落时刻更加精准,但这与中国历法的思路、优点和精髓不冲突。
还需要注意,《时宪历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后续清朝的钦天监又多次进行了算法上的修正。清朝灭亡后,孙中山宣布采用公元纪年,但没有废除传统历法,而是改做夏历。
(四)大跌眼镜,民国政府废除传统农历
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,并设立了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,从1929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《国民历》,地位也等于清朝的《时宪书》。
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国民政府认为农历属于中国文化里的糟粕,打算直接把它禁掉。甚至直接颁布命令,要求全中国的老百姓不准按照农历日期过节日,尤其是农历新年。
1929年的春节,有一位国民党党员仅仅因为讲了“恭喜发财”四个字,就被罚在孙中山雕像面前罚站。所以《国民历》里面只写格里历的日期,不写农历日期。
新中国成立后,接管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,在此基础上成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,用来进行天文观测、农历编纂,每一年会发行《日历资料》。
其《日历资料》中,会刊载一个格里历年份里面每一天的格里历日期、农历日期、星期、二十四节气时刻表、朔望弦晦月相时刻表、以及日月食预报。
至于节气、月相、日月食时刻表的计算方法,也沿用前人的理念,与时俱进,时刻学习最先进的天文计算方法,并且以东经120°平太阳时作为时标。
2017年,紫金山天文台编制了《农历的编算和颁行》作为国家标准,向全国颁布。这套标准规定,任何个人和机构在中国大陆发行的日历产品中,必须同时有格里历和农历两套日期,也必须标注二十四节气。
这套标准保证了农历编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,并有效维护了农历作为国家历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,也就是正式承认了农历作为国家官方历法的地位。
苹果系统和微软Window系统自带的日历,以前是没有中国的农历的,但现在在中国销售的产品,都已经成了标配了。
由此可以看出,上万年的中国历法,核心宗旨和历法思路没有变(阴阳协调、服务生活和生产),基本依据也没有变(依靠天文观测),但计算方法一直在与时俱进,一直在更为精准。
说我们现在的农历是汤若望所赐,说我们的春节洋味十足,是一种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,其目的是否定中华文化,否定中国人的努力和智慧,进而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信。
写这样文章的文人,只能是反动文人,因为没有这样愚蠢的人,他们只是单纯的坏。但凡稍微做一点功课,就能知道中华传统历法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一脉相承、赓续不断的。